冬日的佛山,寒潮汹涌未能阻挡项目建设的热潮。
12月15日,总意向投资近120亿元的10个产业项目签约落户佛山三水,项目内容涵盖药品制造、医疗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同日,总投入超20亿元的伊之密新工厂在佛山顺德投产,其数字化总装流水线可实现每15分钟下线一台注塑机。
(资料图片)
项目活力彰显产业实力。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去年制造业总产值达2.68万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第五,广东排第二。可以说,制造业就是佛山的家底、家当。
广东提出,要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这对佛山而言,既是一个重大机遇,也是一份重大责任。
为此,佛山将筑牢科技、金融、物流、人才、品牌、园区六大“台柱子”,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基本盘、迈向中高端、布局新赛道,做优制造业家当,做强现代化产业“脊梁”,力争以一隅之光为全省添彩。
升级基本盘,布局新赛道
走进美的旗下的第二家灯塔工厂——微波炉顺德工厂,整个生产过程已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工业机器人在有序“工作”。该工厂占地仅45万平方米,差不多全球每两台微波炉中有一台诞生于此。作为家电制造龙头,美的是“佛山制造”数智化转型的典型代表。
佛山是全国闻名的制造重镇,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50%以上,形成了“三五成群、十有八九”的产业格局,是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工厂。近年来,佛山坚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产业基本盘。其间,佛山实施制造能力升级、产业协同升级等六大升级行动,并设立运作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的制造业转型发展基金,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这场浩浩荡荡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正在为佛山制造企业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12月9日,总投资16亿元的佛山市科达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在三水奠基。该基地总经理周国胜介绍:“工厂将植入先进的数字化工厂理念,引入大量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截至10月底,佛山全市36.3%的规上工业企业已实现数字化转型,力争2025年达到80%。
抓大产业,佛山既守牢稳固制造业“顶梁柱”,也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
就在20日,作为超硬材料制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奔朗新材正式在北交所上市交易,成为佛山首家在北交所成功上市的企业。三个月前,深耕半导体专用设备领域的佛山联动科技在深交所上市,其202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同比上升24.56%。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让战新产业成为最重要的增长亮点。此后,佛山先后围绕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出台相关政策予以大力扶持。
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茁壮成长,带动佛山产业“含新量”“含金量”不断提升。
今年1至10月,佛山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0.5%,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高于规上工业4.6个百分点。佛山的产业发展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谋划新园区,建设新高地
产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支撑。佛山要撑起制造业当家大舞台,离不开园区平台这根“台柱子”。
12月19日,南海智立方园区开发有限公司竞得三龙湾季华实验室旁超百亩地块,计划打造三龙湾数智科创产业园。此举将推动季华实验室科研项目产业化,助力三龙湾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当前,佛山正高标准建设“一区一园一城”科技创新高地,且定位各有侧重。其中,佛山国家高新区着重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引进培育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佛中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重点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三龙湾科技城则集聚高端创新创意资源要素,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
如今,“一区一园一城”已成为佛山的创新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才在此聚集。
今年9月,经过层层筛选,来自全国各地的27支人才业团队签约入驻佛山高新区,获得立项扶持,其中近半数团队由国内顶尖高校的专家教授领衔。在三大创新平台的带动下,佛山已引进博士超6000名,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9家,设站数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做强平台支撑,佛山一手抓创新策源、一手抓产业集聚。
12月15日,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挂牌广东省药品监管综合改革云东海先行区,一批省级服务平台和重量级产业项目加码园区发展。
平台建强了,制造业当家的底盘才更稳。近年来,佛山决心改变工业不连片、供地不保障、产业不高端、招商不给力的状况,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一批平台载体。
其中,今年初开园的佛北战新产业园被纳入全省七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其核心起步区——云东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已引入2个超百亿元项目、1个超50亿元项目。
同时,佛山正推动建设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和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以及54个万亩以上工业园区,构建上下游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接下来,佛山将全力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引导相关产业向园区加速集聚,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特色突出、集聚有力的专业园区发展新格局。
狠抓大招商,培育新支柱
抓制造业,关键还是要抓大项目。
今年以来,一批项目在佛山落地投产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就在12月20日,总投资6亿元的盈峰环境顺德产业园二期暨行政总部项目在顺德启动,预计达产年营收超20亿元;较早前,总投资14亿元的恒洁卫浴集团总部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获批,预计于2025年建设完成……
面对世纪疫情深度冲击、外部形势风高浪急等因素叠加影响,广大企业顶着前所未有、前所未遇的经营压力。在“寒冬”中,佛山企业“逆势而上”增资扩产,充分体现了企业对佛山的信任、对未来的信心。
“建设集团总部项目,是恒洁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战略布局,反映了恒洁对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充满信心。恒洁卫浴的发展离不开佛山这片沃土,我们愿意一直扎根佛山。”恒洁卫浴行政总监谢振武说。
在服务本土企业增资扩产之时,佛山也注重面向全球大招商、招大商。
最近,佛山公布了一组数据,很是鼓舞人心:1—11月佛山签约投资总额首次突破3000亿元,重大项目签约投资总额也首次突破2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同期,佛山共签约引进1亿元人民币或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11个,签约项目个数、签约投资总额均超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从产业上看,项目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其中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吸引的投资规模达到了390多亿元。
仅今年,佛山引入了投资110亿元的美锦氢能产业总部基地项目和投资100亿元的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
佛山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围绕“双十园区”建设,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等重点城市为主攻方向,并抢抓海外机遇,着力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加速佛山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
撰文:王芃琹
手记
以佛山之光为全省大局添彩
不久前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以佛山一域之光为全省大局添彩。在这当中,制造业无疑是佛山的“关键一招”。
拼制造业,说到底就是拼经济。当前,全国各地纷纷撸起袖子千方百计抓经济,希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作为全省第三大经济体、广东四个经济总量超万亿的城市之一,佛山做好制造业,树牢自身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对稳住全省经济大盘也有重要支撑作用。
面对风高浪急的形势,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要“敢”字当头、“敢”字为要,激发全社会的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对此,佛山提出了三个“要”,即要激励企业提振精神,要真诚服务企业发展,要推动企业转变观念。
佛山的发展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发挥好政府的引领作用,充分激发企业家投身经济建设的活力,促使全社会形成敢闯敢干、热火朝天的新局面,佛山就一定能绽放出新的光彩。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关键词: 服务机器人
中新网成都3月30日电 (王鹏 胡宇)四川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简称九绵高速)平武涪江特大桥主桥30日顺利合龙,标志着九绵高速建设取得
中新网徐州3月30日电(记者 朱志庚 ) 3月30日傍晚,徐州市政府举行本轮疫情以来的第2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截至3月29日下午3时,本
中新网宿迁3月30日电 (刘林 李小珍)29日,江苏泗洪一女子因家庭琐事跳河轻生,先后路过的3位市民跳入河中接力救人,因体力不济未能